湘潭两型工作五年扫描湘潭市
来源:尚标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6-12-26 04:06:00 浏览:3126
原标题:湘潭两型工作五年扫描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达哲在两型企业泰富重装调研,市领导曹炯芳、谈文胜陪同。
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宋冬春调研湘潭生态绿心示范带建设工作。
立足两型社会 开启生态文明新征程
红网湘潭站9月28日讯 回顾湘潭近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蜕变的故事,从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韶山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再到体制机制改革、绿心示范带建设,湘潭这些年的环境正越变越好,城市正越变越美,工业正越变越轻……
改变的背后是两型建设的不断发力,保护与发展的理念不断融合,绿色崛起的脉络不断明晰;而改变的结果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明天。
铁腕治污 构建生态屏障
前几年,重金属污染、雾霾污染等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连家里的自来水都不敢喝,出门散步也要戴上口罩,民众对环境的担忧一度上升到了生存的地步。因此,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将环境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把碧水蓝天还给市民成为一项“生存承诺”。
随后,湘潭市先后出台了《湘潭市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湘潭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两个历史性文件出台后,湘潭市环境治理的速度大步跨越,其中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经验更是多次在全省推广,成为湘潭治污的典范。
据统计,2014年底,湘潭市砷、铅、镉、铬等四种主要重金属排放削减19394公斤,在2007年的基础上削减率达到60%以上,超额完成“十二五”削减任务,重金属治理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同时,水、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湘潭市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标准268天(比2014年增加27天),2015年以来,全市地表水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市区饮用及县区饮用水监测的5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此外,为了保护城市天然“氧吧”,湘潭市还打造了绿心生态圈,构建了城市森林圈、森林生态经济圈、森林生态防护圈“三圈”森林体系,通过制定《湘潭市绿心地区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绿心地区保护三级责任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清理整治违法违规行为367起,“绿色屏障”神圣不可侵犯成为了制度性规定。
其实,环境治理也伴生出经济“阵痛”。湘潭市从2013年开始全面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gj ,并确定了竹埠港和锰矿两大区域治理对象,期间共关停了竹埠港区域内的28家化工企业和锰矿区域内28家涉锰的污染企业,而整个“十二五”期间,湘潭市累积关停淘汰退出涉重金属企业达94家。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说,铁腕治污是短痛,透支环境是长痛,湘潭绝不要断子绝孙式的发展。
产业升级 积蓄绿色资本
对两型社会建设而言,除了要环境宜居外,还要经济宜业,然而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湘潭要如何华丽转生,摆脱工业之“重”呢,湘潭水府示范区找到了答案。
对于居住在水府庙水库周边的民众而言,养鱼是非常理所当然的工作,然而随着网箱规模养殖的泛滥,水库水质受到严重威胁,为此水府示范区开始取缔网箱养鱼,但是渔民不养鱼了如何生存呢?为此,水府示范区积极推进韶湖度假酒店、白鹭岛主题公园、励志拓展园、特色餐饮等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由于环境不断变好,水府旅游示范区的游客不断增多,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同时宾馆、餐饮、交通、通讯等相关行业同步发展,创造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5.5%,印证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湘潭水府示范区是湘潭市产业升级的一个例子,而这样的转型早就成为经济现象。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湘潭市积极调整构建了“1+4”的工业产业体系。即1个重大支柱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4大重点工业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其中以新能源装备、海工装备、矿山装备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超过传统钢铁行业,成为湘潭市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统计,湘潭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0.7:55.9:33.4调整为2015年的8.3:54.8:36.9,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重工业占比由2010年的82.1%降至2015年的76%,高加工度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57%,6大重点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将近7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5%,高耗能行业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010年的50%以上下降到了2015年的30%以下,
同时,湘潭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湘潭市实施《湘潭市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和《湘潭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例如,湘钢工农闸中水回用处理工程、湘钢135兆瓦高炉煤气发电项目、锰硅合金电炉煤气回收与综合利用工程等先后投入生产,其中湘钢135兆瓦高炉煤气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后,2015年新增发电量7.14亿千瓦时,节约标煤8.8万吨;积极实施竹埠港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成立了竹埠港建筑垃圾再利用中心,已处理建筑垃圾588车次、约1.13万立方。
示范创建 普及两型思想
在改造了环境和产业之后,两型建设开始走进人心。
在一次采访中,我们发现羊牯塘街道羊牯塘社区村民大都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很多村民使用节能家电、节水龙头、节能灯具等高效节能产品,而节水、节电、节油以及废旧物品回收等小常识几乎家喻户晓。社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与他们创建省级两型示范社区有着很大关系,他们社区经常会举办两型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比赛、小手拉大手活动等趣味活动,以此向居民宣传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
只有思想转变了,两型的理念才能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这就是两型示范创建的初衷。
按照两型社会建设16项标准和“两型五进”的要求,湘潭市率先在全省设立了两型社会专项引导资金,广泛深入地开展两型学校、机关、城镇、园区、企业、社区、景区、村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等12大领域的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全市两型示范创建已蔚然成风,共培育催生了255个可看、可学、可比的省、市级两型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其中“两型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两型学校建设模式成为全国经验,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批示。
为了加强两型理念全方位宣传引导,湘潭市还通过平面媒体、电视网络、社会宣传、环保志愿者行动等多种渠道,深入报道两型社会建设成效,两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韶山市更是提出了“全域两型”的理念。
全面改革 共享发展硕果
生态、节约和惠民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三大主题,随着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示范创建等工作的开展,湘潭市在“生态”和“节约”的试卷上交出满意的答案,而在惠民方面,湘潭市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美丽宜居的幸福湘潭,以促进建设成功全民共享。
为此,湘潭市及时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序推进了10大类59项重点改革。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在重点领域进行两型攻坚。全面推行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执行阶梯气价、阶梯水价、阶梯电价;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扩大到所有工业企业排污单位;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300万平方米,催生和颁发了全省第一张家庭光伏发电上网许可证;着力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创新开展韶山绿色GDP评价试点工作,基本构建起了绿色GDP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指标权重和演算方法。
不断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等要素市场改革,预算绩效管理覆盖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进一步规范了政府债务管理,切实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模式;土地管理、生态环境、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较大成效;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韶山出入境检验检疫正式运行,成功引进美国塔奥、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大型央企入驻,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年均增长18.8%。
改革改出好成效。五年间,湘潭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了质量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89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03.1亿元,年均增长11.6%;人均GDP由2010年的32305元增加到2015年的60430元,年均增长11.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68亿元,年均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0.6亿元,年均增长14.7%。湘潭市还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成功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湘潭县、韶山市成为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
-
43类
大粥门
查看详情 -
20类
宝瑞鸟 PEREOVO
查看详情 -
16类
柔月
查看详情 -
33类
醉无忌
查看详情